av一区二区高清_亚洲一二三区精品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九九亚洲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旅游 >

昔日石頭山成了“花果山” 香花井自然村的發展路

2021-07-12 16:33:38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大山環繞的湖南省江永縣蘭溪瑤族鄉香花井自然村,人均水田面積0.5畝,靠天吃飯,是個“八分石頭兩分土”的偏遠山村。長期以來,當地產業發展滯后,群眾依靠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等維持生計。惡劣的自然條件,讓這里“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

“種田種地不行,咱們種山!”8年前,一些村民開始在山上試種黃桃。由于沒有種植經驗,桃樹年年開花,但坐果率極低。雖然收益不高,但證明村里的石頭山適合桃樹生長。村民們繼續挖山種桃,一擔桃子挑到10公里外的集市上,多少也能換點油鹽錢。

2015年,“90后”何仁勇從廣東打工回鄉,在山上種植了40畝桃樹,3年后進入掛果期,卻還是不坐果。2019年9月,在扶貧政策帶動下,蘭溪瑤族鄉政府送何仁勇到永州市學習種植技術。學成歸來的何仁勇當起了老師,全村的桃園在他的指導下,近年來桃樹年年豐產,村民年年增收。

“除了種桃,這里沒有別的路子。”何仁勇說,村里石山密布、山地貧瘠、缺水缺土,發展產業非常不容易。桃樹比較耐旱,從開花到果實成熟僅需三四個月時間。桃樹栽種3年后掛果,管理成本低,每年每株不超過15元。現在村民嘗到種桃的甜頭后,全村桃樹種植面積發展到3600畝。

4年前,村民高有國在山上種了280株桃樹,因沒有文化、不懂技術,桃樹開花不坐果,一氣之下想把樹砍掉。

“先別急著砍,再種一年試試。”經過何仁勇指導,今年高有國賣桃子賣了5萬多元。

6組村民何美華的丈夫長期在海南打工,自己在家帶孩子,種了3畝桃樹,今年收成好,賣了3萬多元。何美華盤算,今年計劃擴種10畝桃樹,丈夫就不用去外地打工了。

進入7月中旬,香花井自然村的桃子基本采摘下樹,村民們樂得合不攏嘴。“全村270戶村民,有260戶種植桃樹,今年種桃收入10萬元以上的有80多戶,收入20萬元以上的有25戶。”村支書何吉旺說。

石山變“花果山”,香花井自然村闖出一條發展路子,村民紛紛買車建新房。何吉旺說,下一步,村里籌劃以桃為“媒”,打造春天賞花、夏季摘果的生態旅游村。

(記者 謝櫻)

關鍵詞: 石頭山 花果山 香花井自然村 發展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