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高清_亚洲一二三区精品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九九亚洲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旅游 >

貴州偏遠山區逐漸發展成為備受游客青睞的山地旅游勝地

2021-07-14 14:58:5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地上山石密布,地下溶洞萬千。地處中國西南腹地的貴州省被稱為“溶洞王國”。這種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對當地自然、人文生態影響深遠,也是受人歡迎的山地旅游資源。

貴州省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喀斯特出露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62%。多山少土的巖溶地貌和水文環境孕育著瀑布、溶洞、山谷、湖泊、溫泉等豐富的山地旅游資源。

然而曾幾何時,溝壑縱橫、暗河交錯的自然生態一度制約著貴州發展,“地無三尺平”成為全省連通外界的“交通瓶頸”。如今隨著交通改善,曾經因山高谷深、群山圍困的貴州偏遠山區正逐漸發展成為備受游客青睞的山地旅游勝地。

這些年,洞頂植被持續修復,洞中旅游不斷優化,享有“中國溶洞之王”美譽的貴州織金洞迎來了生態保護與旅游增長協同發展。

“通過不斷修復洞頂植被,土壤涵養水源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洞頂常年有水滴下來,不斷促進鐘乳石的生長。”織金洞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伶俜說,洞中的鐘乳石平均年齡50萬年左右,不少還在生長,整個織金洞依舊“年輕”。

記者從織金洞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獲悉,織金洞是一個多層次、多階段、多類別、多形態的完整巖溶系統。其囊括了全世界溶洞的主要形態和類別,包括石筍、卷曲石、壁流石等,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觀賞價值。

“從2008年至今,為有效加強織金洞保護,公司在中央、省有關部門指導下多次修訂和完善總體規劃方案,在守好生態底線的基礎上,謀求溶洞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王伶俜說,這兩年,為創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公司整合資金6億元,相繼實施了景區風貌整治、燈光亮化提升等工程,努力實現景區綠色轉型發展。

王伶俜介紹,為了加強溶洞保護,景區積極推行游客限流常態化機制。同時,洞內燈光一律采用冷光源,以實現降低干擾和炫彩增色有機統一。

2015年,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加入世界地質公園,也是目前貴州省第一個世界地質公園。根據相關要求,織金洞的保護和開發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這些年,我們一直致力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地質科普宣傳等工作。整個織金洞有126個地質遺跡保護點,其中洞內有49個,保護的責任和壓力都比較大。”王伶俜說,除了對地質遺跡加強人員監管,公司還完善電子監控系統,全力掃除地質遺跡監管盲區。

得益于人們對喀斯特資源的有效保護,雄奇險秀的自然風光,別有洞天的溶洞景觀,正造福著一方百姓。織金洞風景名勝區游客不斷增多,周邊村寨也因溶洞而興,旅游業直接或間接帶動1.6萬人就業。

正在此間舉行的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與會嘉賓就“喀斯特生態環境與資源利用”展開討論。貴州省副省長李睿說,貴州注重發揮資源優勢,充分挖掘多種喀斯特旅游資源,大力推進旅游產業化。

(記者 駱飛)

關鍵詞: 貴州 偏遠山區 備受游客青睞 山地旅游勝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