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高清_亚洲一二三区精品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九九亚洲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國際 >

二月二“龍抬頭”,這個“龍”從何而來?

2023-02-21 08:08:45    來源:杭州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北京2月21日電(記者 上官云)“二月二,龍抬頭,風調雨順好年頭。”熱熱鬧鬧的元宵節過后,春龍節來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龍抬頭”。

它是一個傳統節日,在農業上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春回大地,萬物生機勃勃,春耕有序展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文學院講師趙運濤表示,“龍抬頭”的由來與自然天象有關,它的習俗豐富多樣,有舞龍、社戲以及各種廟會。

飲食習俗更是有趣。老北京人要吃春餅,稱為“吃龍麟”。此外,吃面條又被稱為“吃龍須”,吃餃子被稱為“吃龍耳”,吃餛飩叫“吃龍眼”

源于自然天象崇拜?

“龍抬頭”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觀點認為,它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

中國二十八星宿中,古人將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組合想象成龍的形象,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之說,認為東方為木,屬青色,故稱其為“青龍”或“蒼龍”。

《說文解字》稱:“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而當地平線上漸漸露出龍“角”,說明春天來了,即民諺所言“龍抬頭”。

也就是說,“蒼龍七宿”冬季時隱沒在地平線下,等到農歷二月初以后,黃昏時,角宿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但蒼龍的身體仍隱沒在地平線之下,所以是“龍抬頭”。

趙運濤說,龍有很多吉祥的寓意。在古代,盡管禮制森嚴,但平民百姓并沒有放棄對龍的喜好和崇拜,節日里要有龍,如正月十五要耍龍燈、舞龍;二月二“龍抬頭”等等。

123下一頁全文閱讀

關鍵詞: 也就是說 平民百姓 二十八星宿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