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亮點!代表委員談教育科技人才丨增機會挑大梁,讓青年成為創(chuàng)新生力軍
科技日報報道 3個月前,31歲的上海交通大學長聘教軌副教授申濤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發(fā)表的論文,引起國際同行廣泛關注。該研究有望實現(xiàn)廉價大宗石化原料到藥物的高價值轉化,并為某些化工行業(yè)的“卡脖子”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該成果的取得,離不開雪中送炭的50萬元經(jīng)費。在實驗室建設初期經(jīng)費急缺時,申濤的研究成功入選針對青年科研人員的首批“交大2030”計劃C類項目。
“在減負行動3.0國家新政策下,青年科研人員切實享受到了政策‘福利’,除了經(jīng)費支持,參與國家重大項目的機會也更多了。”3月8日,申濤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很慶幸趕上了好時候。如今,自己也能沉下心、有信心開展原創(chuàng)性探索型研究了,減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對此,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童金南也有很深的感受。他以所在學院為例說,每年超過半數(shù)水平較高的科研成果,是青年科研人員完成的。
“在國家減負賦能系列政策大力支持下,青年科研人員成了成果產(chǎn)出的主力軍。”童金南說。
減負增機會
2022年8月8日,科技部、財政部等五部門發(fā)布了《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這是近四年來,科技部等有關部門開展的第三輪科研人員減負專項行動,又稱減負行動3.0。
來自科技部的調(diào)查問卷顯示,減負行動3.0實施半年來,近六成受訪科研人員感受到該行動在減輕青年科研人員非必要負擔方面帶來的效果:近5年來,53.3%的科研人員認為青年人員承擔重大科技項目的機會更多了,54.8%認為新入職科研崗位的青年人員的科研啟動經(jīng)費覆蓋面更廣了……
在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戴慶看來,減負行動3.0不僅保障青年科研人員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專注于科研,減少不必要的事務性工作和應酬性活動,鼓勵開展原創(chuàng)性、探索性、前沿性研究,還優(yōu)化評價體系和獎勵政策,提升青年人的職業(yè)發(fā)展前景等。
壓擔子挑大梁
“減負行動3.0在‘減負擔’的同時,還通過提供更多參與國家重大任務、接受穩(wěn)定資助的機會,給青年人才‘壓擔子’。”科技部政策法規(guī)與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司一級調(diào)研員孔江濤說。
值得關注的是,在挑大梁方面,目前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任項目(課題)負責人和骨干的比例已超20%。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進一步擴大支持范圍,2022年在66個專項中部署設立了432個青年科學家項目,涉及國撥經(jīng)費超12.8億元。
一系列政策紅利,讓不少青年人在學術生涯初期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童金南的學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宋海軍就是其中之一。
宋海軍主導的研究團隊,2月初在《科學》上發(fā)表了一項關于貴陽生物群的重要研究,為理解最大規(guī)模滅絕后的生命恢復速度和模式提供了新認識。
“這項研究得益于幾代人的接續(xù)努力,在團隊里,我算第三代,宋海軍是第四代,他成長得很快。”童金南強調(diào),青年科研人員挑大梁、唱主角,不僅需要項目、平臺支持,還需要有人帶、團隊合作,也要有好的科研氛圍以及國際合作條件。
戴慶所在的納米光子學學科領域,活躍在研究最前沿的大部分為30—40歲的青年科技人員。“很多30歲左右的年輕科研人員在國家重大任務中挑大梁、擔大任,充分說明減負政策有效激發(fā)了年輕人的活力。”他說。
還需打通關鍵一環(huán)
“減負行動3.0剛剛開展半年,實際效果還在傳導中,有些行動措施還未真正惠及青年科研人員。”孔江濤坦言,調(diào)查表明,逾六成科研人員認為評價考核的頻率沒有降低、評價考核負擔沒有減輕,“這些都是我們未來推進行動落實的工作重點。”
如何進一步加大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力度?申濤希望,提高科研經(jīng)費資助體系對青年人才的資助比例,在容錯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空間。考核評價中,盡量以培養(yǎng)人才為導向,而非項目快速結題、出成果為導向。
“與減負行動1.0和2.0不同的是,除了國家有關部門、地方管理部門要改進完善管理制度,科研單位是減負行動3.0落實的關鍵一環(huán),需要通過科研單位落實達到行動效果。”孔江濤強調(diào)。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忠和一直在為青年科研人才鼓與呼。“經(jīng)費和政策方面向青年人傾斜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視長期穩(wěn)定的支持以及相應的支撐平臺建設。”他強調(diào),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方面,只有讓青年科技人員切身感受到上升的空間和盼頭,大家才會心無旁騖。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全球今亮點!代表委員談教育科技人才丨...
科技日報報道3個月前,31歲的上海交通大學長聘教軌副教授申濤以第一... -
【我從基層來】劉彥冰代表:讓工匠精神...
光明日報報道當工匠精神與青春夢想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
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集裝箱船今天交...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今天(3月9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超大... -
冬奧會后首次舉辦國家級賽事 “雪游龍...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3月8日,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出發(fā)區(qū),... -
中國設施農(nóng)業(yè)面積占世界80%以上,其中大...
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春茬蔬菜種植,育苗是第一環(huán)節(jié)。在北京... -
罪犯子女考公限制要不要取消?專家建議...
罪犯子女考公限制要不要取消?專家建議分崗位罪名決定限制與否近日...
- 全球今亮點!代表委員談教育科技人才丨增機2023-03-09
- 【我從基層來】劉彥冰代表:讓工匠精神與青2023-03-09
- 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集裝箱船今天交付|2023-03-09
- 冬奧會后首次舉辦國家級賽事 “雪游龍”里2023-03-09
- 天天即時:攀鋼釩板材廠成立2023-03-09
- 快樂女聲蘇妙玲比賽歌曲_快樂女聲蘇妙玲 2023-03-09
- 怪獸圖片奧特曼_怪獸圖|天天快資訊2023-03-09
- 環(huán)球時訊:售8.58萬起 搭1.5T/油耗6.18L!2023-03-09
- 每日消息!吉利春季購車節(jié)2023-03-09
- 賈躍亭旗下FF尚未取得美國和中國市場銷售資2023-03-09
- 熱點!國產(chǎn)ModelY改用純視覺方案,工信部備2023-03-09
- A股頻現(xiàn)“慷慨分紅”,底氣何來?2023-03-09
- 中國設施農(nóng)業(yè)面積占世界80%以上,其中大部2023-03-09
- 云端之約助漢喀稅務聯(lián)學聯(lián)建飛越千山 環(huán)球2023-03-09
- 當前看點!懲戒騎屬性tbc_懲戒騎屬性2023-03-09
- 詳情英文png素材_詳情英文 天天快播2023-03-09
- 足球成定南第一大體育運動 平均每萬人擁有2023-03-09
- 贛州將迎來一場全國性重量級攀巖盛會|全球2023-03-09
- 滬指半日跌0.31%,光刻膠板塊領漲,容大感2023-03-09
- 需求大增51%,ESG招聘又火了!哪些人才能拿2023-03-09
- 自制手機支架設計圖_自制手機支架圖解|當前2023-03-09
- 當前快報:病房內(nèi)的最美約定 把春天帶給你看2023-03-09
- 天天速訊:向巾幗致敬 武漢電信與社區(qū)共2023-03-09
- “痛風”男子管不住嘴 吃喝無度患痛風性腎2023-03-09
- 全球訊息:恩施市開展“消除宮頸癌,愛馨助2023-03-09
- 今日熱訊: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原來娃是得2023-03-09
- 新洲區(qū)“村增萬樹行動”植樹44萬余株2023-03-09
- 野櫻含苞待放,菜花初露容顏,湖北咸寧市咸2023-03-09
- 技術援疆再添新篇章,湖北省生態(tài)環(huán)境科學研2023-03-09
- 天天速讀:開著開著方向盤竟脫落,特斯拉再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