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高清_亚洲一二三区精品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九九亚洲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國際 >

環球關注:上海建有全國首家“安樂死”醫院? 安寧療護醫生回應

2023-04-07 07:16:39    來源:杭州網

上海有“安樂死”醫院?還是全國唯一一家?近日,一篇自媒體文章刷爆朋友圈,提及臨汾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持“安樂死”。

解放日報·上觀記者求證發現,此自媒體文章錯漏百出,借“安樂死”吸引眼球,對“臨終/安寧療護”存在誤讀。文章中大幅內容引自2016年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第四集《告別》,拍攝地是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安寧療護病房。而安寧療護并不等于“安樂死”,上海也不存在“安樂死”醫院。


(資料圖)

《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規范》早就明確定義,安寧療護是指通過控制痛苦和不適等癥狀為疾病終末期或臨終患者提供身體、心理等方面的照護和人文關懷等服務,從而提升患者生命質量、減輕家屬心理哀傷,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地離世。

實際上,上海作為全國唯一一個被整體納入安寧療護試點工作的省市,已實現全市24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

臨汾路街道是一個很普通的上海社區,老年人密度高,周邊沒有大型商圈,取而代之的是生活氣息濃厚的小店。臨汾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臨汾路社區醫院”)被密集的小店擁簇,一樓是社區門診,二樓是安寧療護病房區,一共26張床位。

與一般的醫院病房不同,安寧病房非常安靜。病床旁只有簡單的呼叫按鈕和輸液桿,看不到心電監護、呼吸機,病區內設活動室,讀書角放了一些書籍。

“安寧療護并非外界所說的放棄治療,我們只是不干預疾病本身的治愈性治療,而是針對疾病帶來的痛苦癥狀,做對癥舒緩治療,進行疼痛管理,提高臨終病人的生命質量。例如晚期腫瘤病人腹水、惡心嘔吐、壓瘡等情況,其實都可以避免或大幅度改善。”張敏是安寧病房護士長,她曾在一家區級醫院重癥監護室工作13年。在那里,她看到很多病人在離世時,氣管是被切開的,身上有七八根管子:補液管、導尿管、引流管,甚至見不到親人最后一面。

“安寧病房讓已無治愈希望的臨終患者從無法喘歇的救治狀態進入緩沖帶。”潘菊美是安寧病房主任,她說,這里像是一個生命旅程的驛站,臨終患者身上已經千瘡百孔,而疼痛管理和舒緩護理等技術的發展,已經能為他們減輕生理上的煎熬。

安寧療護病房也是許多家庭的避難所。病房曾遇到一個年輕的臨終患者。在前期治病階段,患者的母親接連遭遇喪父、喪偶,獨自承擔起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照護壓力。為了省錢,母親總是步行買藥買菜,累了就坐在路邊休息。患者時而嚎啕大哭,時而大發雷霆,也唯有母親一人承受。一時難以分清楚,誰更需要關心。

臨汾路社區醫院副主任胡敏說:“在安寧療護的定義中,患者家屬也是服務對象。他們將陪伴患者走到最后,今后也將帶著創傷繼續生活。如果沒有足夠時間撫平情緒,可能進入極不穩定的心理狀態。”

橙友熱議

新心向榮:尊重生命,尊重死亡,尊重選擇。

團圓豬:這種算臨終關懷吧。

135××××0771:有尊嚴地安靜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步,是文明進步的表現。

Sang Ye:安寧療護挺好,減輕痛苦不做無謂治療。

餅子可乖:臨終關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醫學類必修課。

132××××2202:非常需要給家人提供為自己而活的場所。

一條不安分的魚:坦然面對死亡。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