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高清_亚洲一二三区精品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九九亚洲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國際 >

僅重49克 2000多年前這件衣服是打底還是外穿?如今30多年才做出一件“高仿”

2023-04-08 06:58:12    來源:杭州網

昨天,#2000多年前這件衣服是打底還是外穿#沖上熱搜。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素紗單衣(直裾)出土于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它的主人是西漢長沙丞相利蒼的妻子辛追夫人。

未經染色的蠶絲織紗,制成不加襯里的單層薄衣,與辛追夫人之美相得益彰。


(資料圖)

這件衣服重49克,如果去掉袖口、領口的絨圈錦邊緣就只剩下40.2克。

馬王堆出土素紗單衣共兩件,一件直裾,一件曲裾,直裾保存最為完好。

如此輕薄飄逸,有人猜測這是辛追夫人的一件內衣,但是多數學者認為,其用途可能是穿在錦繡衣服的外面,為艷麗紋飾罩上一層薄紗,增加層次感之余,朦朧美與神秘感兼具,打造出獨特的漢服時尚。

素紗單衣不僅輕,且透光率達到75%。衣服疊十層放在報紙上,仍能看清上面的文字和圖片。這主要得益于其材質,漢代培育的三眠蠶(“眠”指蠶在生長中休眠、蛻皮的過程,多休眠一次。蠶的個頭就變大一次,蠶絲也會變粗),與現代蠶相比,吐出的絲更細。

用蠶絲纖度單位來測量,只有10.2-11.3旦(旦數越小,蠶絲越細)。

而今天最高級絲織物的纖度,也要14旦左右。

這主要是因為現代的蠶寶寶更加健壯肥碩,吐出的絲更粗,產量也更大。以至于文保部門想“仿制”一件素紗單衣,還要先從養蠶開始。

20世紀80年代,從文物保管、文化傳承等方面綜合考慮,國家文物局委托南京云錦研究所對素紗單衣進行仿制,但仿制出的成品都超過了50克。

后來仿制團隊專門培育了一批瘦弱的三眠蠶,直到2019年,才首次仿制出一件重量約49克的素紗單衣。

素紗單衣使用家蠶絲,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能夠飼育蠶。蠶絲纖細均勻,說明繅紡技術較為成熟。素紗空隙均勻,又說明了當時的紡車織機發展水平。育蠶、種桑、取絲、造機杼作衣,每一步都是智慧、經驗以及創造力的結合。農業、工業、藝術三者碰撞,結晶成這件素紗單衣。

網友紛紛表示驚嘆——

喜歡摔跤的狹谷潔思:冷知識,現代人仿這件衣服仿了30多年,仿制品仍然比原品重,達不到原品的輕薄重量。

吳小熊Wbear:套在最外面?這么時尚嗎,和現在的古偶劇也差不多啊,我之前還嫌棄人家。

衣錦夜行兮燕公子:哇哦,十層還能看得見,太厲害了。

St4ck0verFlow:本來有兩件,一件曲裾重48克,一件直裾重49克,曲裾那件現在只能放倉庫了。

真不錯的蝸牛君:前段時間剛好去了博物館看到了,真的非常佩服古人的智慧。

納米阿姨:一定要去現場看才明白什么叫薄如蟬翼。

136××××5342:古人的智慧真的望塵莫及。

姓蛋叫仔啊:這么薄透會不會是夏天單穿的(那個時代的夏天熱嗎)?我記得前幾天看到一幅古畫上就是女子夏天內穿抹胸羅裙,外面直接罩一件薄紗。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