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高清_亚洲一二三区精品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九九亚洲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汽車 >

焦點信息:零跑,“露餡”了? | 電動勢

2023-04-21 07:40:39    來源:搜狐汽車

零跑“銷量”嚴重注水?被經銷商曝光出近5000輛是“虛報”!

4月10日,一則零跑銷量造假的新聞在短視頻上流出,在視頻中該經銷商店長還呼吁大家謹慎購買零跑汽車。據悉,該經銷商是擁有全國最大的零跑店鋪。


(資料圖)

對此事件,官方迅速下場作出回應。4月11日,零跑汽車稱視頻信息均為不實,并要采取法律手段維護品牌合法權益。

本想隨著官方表態后該事件會逐漸平息,可該經銷商店長卻敢直面鏡頭繼續站出來表態,稱視頻內容屬實可提供證據。

自家品牌要告自家經銷商店長在媒體上傳的沸沸揚揚,這場鬧劇也算是汽車領域一大罕見新聞了。

為什么造假?

不同于“蔚小理”在新能源領域的名氣大,零跑汽車在眾多造車新勢力中算是“低調”的一個。但“低調”并不是沒有號召力。

2022年零跑汽車累計銷量11.12萬輛,整體銷量雖不及“蔚小理”,但也不至于被拉太遠,與緊隨其后的小鵬汽車僅差0.96 萬輛銷量。

“我們希望是在三年之內,要超越特斯拉。”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在2021年的一次汽車發布會上表示。

特斯拉被業界稱為電動汽車行業的“天花板”,朱江明想拿零跑和第一比,恐怕還差十萬八千里。

很顯然,這個造車新勢力的銷量沒能比得上特斯拉的四分之一,甚至連國內一線品牌都夠不上。

難道是朱江明吹牛吹大了,只能通過數據造假讓報表好看?零跑汽車若只是簡單地維持于表象數據“領跑”,那就是中看不中用了。

目的何在?

那么誰來承擔數據造假帶來的后果呢?答案自然是它的投資者和消費者。

2022年零跑汽車財報顯示,全年營收123.85億元,同比增長295.4%。全年交付11.12萬輛,同比增長154%。全年凈虧損51.09億元,同比擴大79%。

對于如此巨額的虧損,零跑官方的解釋是長期研發投入開支以及核心材料的價格上漲。

零跑汽車主打的就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的代價就是需要持續高研發投入。2022年零跑的研發開支是14.11億元。

在研發投入這一數據中,蔚來汽車是108.4億元,理想汽車是67.8億元,而小鵬汽車略遜一籌,全年研發支出15億元。

縱觀幾大品牌的研發支出明顯都比零跑汽車高出不少,主打“智能化”的零跑還占優勢嗎?

其實,零跑汽車在2020年就發生了消費者維權事件。

據報道,零跑S01-380、380PRO首批車主發布了致零跑汽車的公開信,在信中200多位零跑車主總結了用車不到半年過程中出現問題頻發,影響安全行駛;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消費誤導,清理庫存;隨意改動車主權益;無后期維保能力等多方面問題。

這也與4月11日零跑經銷商店長披露的“質量差,售價差,0公里新車問題頻發”等問題互相吻合。

零跑汽車雖擁有“全域自研”技術,但車輛本身存在的質量問題也真的讓人堪憂。

該店長稱廠家發給經銷商的很多車連自檢這一關都過不了,這種“問題車”真的會有消費者愿意買單嗎?答案是未必!

今年1-2月,零跑汽車前兩月累計銷量僅為4337輛。雖受春節假期和政策補貼等客觀因素影響,開年之初整個新能源市場一直處于低迷狀態。但隨著政策進一步明確,2月份車市的銷量已經穩步回歸常態化。

受特斯拉大幅度在國內降價的影響,國內許多造車新勢力都紛紛響應跟著降價。零跑汽車就是其中一位,但有些車不是只要降價了就有消費者愿意買單。

今年3月,零跑汽車交付6172輛,雖較2月的3198輛幾近翻番,但同比依舊下滑了38.6%。今年一季度,零跑汽車累計交付僅10509輛。這與2023年目標20萬輛還差很遠。

眾所周知,造車新勢力能存活下去就是要靠資本輸血維持。零跑汽車背靠大華股份,在品牌創立之初,大華股份便投了4億資金。同時,還向零跑汽車提供了技術,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

依托大華股份強大的背景,零跑汽車在眾多新勢力中有了一席之地。但再厲害的背景,也擋不住零跑汽車的連年虧損。2021年虧損28.46億元,2022年虧損51.09億元。虧損同比增長79.52%,相當于每賣一輛就要虧4.59萬元。

新能源市場競爭激烈,零跑就采用優秀的數據來吸引投資者們加入。這難道是薅資本主義羊毛的新玩法?

殊不知,這種行為不僅會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們的權益,也會減少了投資者們對品牌的信心。剛剛起步的零跑汽車,品牌形象都沒立住。

對于此次公關危機,零跑汽車確實該反思了!數據造假的背后是市場接受度不高,換句話說就是品牌知名度還不夠響亮。零跑汽車應該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影響力,以此提高市場競爭力。在把握好品控基礎上推進技術升級,滿足消費者們的需求。真正做到“智能化”領跑。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