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高清_亚洲一二三区精品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九九亚洲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汽車 >

可控硅工作原理圖講解_可控硅工作原理_最新

2023-06-18 21:12:18    來源:青年汽車云小站

1、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層三端結構元件,共有三個PN結,分析原理時,可以把它看作由一個PNP管和一個NPN管所組成,其等效圖解如右圖所示。

2、雙向可控硅:雙向可控硅是一種硅可控整流器件,也稱作雙向晶閘管。

3、這種器件在電路中能夠實現交流電的無觸點控制,以小電流控制大電流,具有無火花、動作快、壽命長、可靠性高以及簡化電路結構等優點。


(資料圖)

4、從外表上看,雙向可控硅和普通可控硅很相似,也有三個電極。

5、但是,它除了其中一個電極G仍叫做控制極外,另外兩個電極通常卻不再叫做陽極和陰極,而統稱為主電極Tl和T2。

6、它的符號也和普通可控硅不同,是把兩個可控硅反接在一起畫成的,如圖2所示。

7、它的型號,在我國一般用“3CTS”或“KS”表示;國外的資料也有用“TRIAC”來表示的。

8、雙向可控硅的規格、型號、外形以及電極引腳排列依生產廠家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電極引腳多數是按TT2、G的顧序從左至右排列(觀察時,電極引腳向下,面對標有字符的一面)。

9、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幾種塑封外形結構雙向可控硅的外形及電極引腳排列如下圖1所示。

10、   為了能夠直觀地認識晶閘管的工作特性,大家先看這塊示教板(圖3)。

11、晶閘管VS與小燈泡EL串聯起來,通過開關S接在直流電源上。

12、注意陽極A是接電源的正極,陰極K接電源的負極,控制極G通過按鈕開關SB接在1.5V直流電源的正極(這里使用的是KP1型晶閘管,若采用KP5型,應接在3V直流電源的正極)。

13、晶閘管與電源的這種連接方式叫做正向連接,也就是說,給晶閘管陽極和控制極所加的都是正向電壓。

14、合上電源開關S,小燈泡不亮,說明晶閘管沒有導通;再按一下按鈕開關SB,給控制極輸入一個觸發電壓,小燈泡亮了,說明晶閘管導通了。

15、這個演示實驗給了我們什么啟發呢?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要使晶閘管導通,一是在它的陽極A與陰極K之間外加正向電壓,二是在它的控制極G與陰極K之間輸入一個正向觸發電壓。

16、晶閘管導通后,松開按鈕開關,去掉觸發電壓,仍然維持導通狀態。

17、 圖4示出了雙向可控硅的特性曲線。

18、由圖可見,雙向可控硅的特性曲線是由一、三兩個象限內的曲線組合成的。

19、第一象限的曲線說明當加到主電極上的電壓使Tc對T1的極性為正時,我們稱為正向電壓,并用符號U21表示。

20、當這個電壓逐漸增加到等于轉折電壓UBO時,圖3(b)左邊的可控硅就觸發導通,這時的通態電流為I21,方向是從T2流向Tl。

21、從圖中可以看到,觸發電流越大,轉折電壓就越低,這種情形和普通可控硅的觸發導通規律是一致的, 當加到主電極上的電壓使Tl對T2的極性為正時,叫做反向電壓,并用符號U12表示。

22、當這個電壓達到轉折電壓值時,圖3(b)右邊的可控硅便觸發導通,這時的電流為I12,其方向是從T1到T2。

23、這時雙向可控硅的特性曲線,如圖4中第三象限所示。

24、四種觸發方式由于在雙向可控硅的主。

25、電極上,無論加以正向電壓或是反向電壓,也不管觸發信號是正向還是反向,它都能被觸發導通,因此它有以下四種觸發方式:(1)當主電極T2對Tl所加的電壓為正向電壓,控制積極G對第一電極Tl所加的也是正向觸發信號(圖5a)。

26、雙向可控硅觸發導通后,電流I2l的方向從T2流向T1。

27、由特性曲線可知,這時雙向可控硅觸發導通規律是按第二象限的特性進行的,又因為觸發信號是正向的,所以把這種觸發叫做“第一象限的正向觸發”或稱為I+觸發方式。

28、(2)如果主電極T2仍加正向電壓,而把觸發信號改為反向信號(圖5b),這時雙向可控硅觸發導通后,通態電流的方向仍然是從T2到T1。

29、我們把這種觸發叫做“第一象限的負觸發”或稱為I-觸發方式。

30、(3)兩個主電極加上反向電壓U12(圖5c),輸入正向觸發信號,雙向可控硅導通后,通態電流從T1流向T2。

31、雙向可控硅按第三象限特性曲線工作,因此把這種觸發叫做Ⅲ+觸發方式。

32、 (4)兩個主電極仍然加反向電壓U12,輸入的是反向觸發信號(圖5d),雙向可控硅導通后,通態電流仍從T1流向T2。

33、這種觸發就叫做Ⅲ-觸發方式。

34、 雙向可控硅雖然有以上四種觸發方式,但由于負信號觸發所需要的觸發電壓和電流都比較小。

35、工作比較可靠,因此在實際使用時,負觸發方式應用較多。

36、雙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層三端結構元件,共有三個pn結,分析原理時,可以把它看作由一個pnp管和一個npn管所組成鑒別可控硅三個極的方法很簡單,根據P-N結的原理,只要用萬用表測量一下三個極之間的電阻值就可以。

37、陽極與陰極之間的正向和反向電阻在幾百千歐以上,陽極和控制極之間的正向和反向電阻在幾百千歐以上(它們之間有兩個P-N結,而且方向相反,因此陽極和控制極正反向都不通)。

38、控制極與陰極之間是一個P-N結,因此它的正向電阻大約在幾歐-幾百歐的范圍,反向電阻比正向電阻要大。

39、可是控制極二極管特性是不太理想的,反向不是完全呈阻斷狀態的,可以有比較大的電流通過,因此,有時測得控制極反向電阻比較小,并不能說明控制極特性不好。

40、另外,在測量控制極正反向電阻時,萬用表應放在R*10或R*1擋,防止電壓過高控制極反向擊穿。

41、若測得元件陰陽極正反向已短路,或陽極與控制極短路,或控制極與陰極反向短路,或控制極與陰極斷路,說明元件已損壞。

42、可控硅分單向可控硅和雙向可控硅兩種,都是三個電極。

43、單向可控硅有陰極(K)、陽極(A)、控制極(G)。

44、雙向可控硅等效于兩只單項可控硅反向并聯而成。

45、即其中一只單向硅陽極與另一只陰極相邊連,其引出端稱T2極,其中一只單向硅陰極與另一只陽極相連,其引出端稱T2極,剩下則為控制極(G)。

46、單、雙向可控硅的判別:先任測兩個極,若正、反測指針均不動(R×1擋),可能是A、K或G、A極(對單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極(對雙向可控硅)。

47、若其中有一次測量指示為幾十至幾百歐,則必為單向可控硅。

48、且紅筆所接為K極,黑筆接的為G極,剩下即為A極。

49、若正、反向測批示均為幾十至幾百歐,則必為雙向可控硅。

50、再將旋鈕撥至R×1或R×10擋復測,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則稍大的一次紅筆接的為G極,黑筆所接為T1極,余下是T2極。

51、2、性能的差別:將旋鈕撥至R×1擋,對于1~6A單向可控硅,紅筆接K極,黑筆同時接通G、A極,在保持黑筆不脫離A極狀態下斷開G極,指針應指示幾十歐至一百歐,此時可控硅已被觸發,且觸發電壓低(或觸發電流?。?。

52、然后瞬時斷開A極再接通,指針應退回∞位置,則表明可控硅良好。

53、對于1~6A雙向可控硅,紅筆接T1極,黑筆同時接G、T2極,在保證黑筆不脫離T2極的前提下斷開G極,指針應指示為幾十至一百多歐(視可控硅電流大小、廠家不同而異)。

54、然后將兩筆對調,重復上述步驟測一次,指針指示還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幾至幾十歐,則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觸發電壓(或電流)小。

55、若保持接通A極或T2極時斷開G極,指針立即退回∞位置,則說明可控硅觸發電流太大或損壞。

56、可按圖2方法進一步測量,對于單向可控硅,閉合開關K,燈應發亮,斷開K燈仍不息滅,否則說明可控硅損壞。

57、對于雙向可控硅,閉合開關K,燈應發亮,斷開K,燈應不息滅。

58、然后將電池反接,重復上述步驟,均應是同一結果,才說明是好的。

59、否則說明該器件已損壞.。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