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高清_亚洲一二三区精品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九九亚洲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今熱點:老人感染后如何做好日常觀察,專家提醒這幾點

2022-12-28 06:09:11    來源: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鄭晶晶


【資料圖】

攝影記者 王永勝

見習記者 李靜怡

通訊員 高星

老年人各項生理機能與年輕人不一樣,感染新冠病毒后,他們的發病更為隱匿,病程更長,病情也更為復雜,如何做好日常觀察?12月26日,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武漢市第四醫院呼吸與危重癥副主任胡建武。

胡建武曾做客極目新聞《名醫來了》直播間

問:感染之后,如何判斷老人的恢復狀況?

胡建武:除了體溫逐漸正常外,首先要看老人的精神狀態是否好轉和恢復;食欲有無改善,體力有無恢復到生病前的狀態。如果體溫、神志、食欲、體力均回到病前狀態,提示恢復良好。反過來,如果老人出現嗜睡、不進食或少食、精神萎靡甚至呼吸急促、夜間喘息,那就意味著病情在加重,一定要及時就醫。要特別說明一點,有一些老人感染后并沒有發熱、咳嗽的癥狀,非常容易被忽視。一些老年人,被家屬發現呼吸困難才送醫院的,往往氧飽和度都降到了危險的程度,后期救治很困難。部分老年患者對缺氧反應遲鈍,甚至完全感覺不到胸悶、呼吸困難等,這種現象即所謂的“沉默性缺氧”。

問:老人家的病程一般會有多久

胡建武:目前觀察到的差異很大,我個人目前觀察到的最長病程有20余天的。患者從發熱、退熱、咳嗽、咳痰一直到現在呼吸衰竭住院救治,前后經歷20多天,目前仍未出院。大部分輕癥老年患者,咳嗽癥狀也持續2周左右。

問:哪一類型的老人需要重點關注

胡建武:所有老人都屬于重型/危重型的高危人群,如果同時合并以下危險因素,則更需重點關注: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含高血壓)、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腎臟疾病、腫瘤等基礎疾病、肥胖、重度吸煙的老人。未接種疫苗的80歲以上老年人也應重點關注。另外從社會學的角度,獨居老人、無子女陪伴老人,也屬于需重點關注人群。

問:如何通過體溫變化判斷,什么樣的發燒需要到醫院

胡建武:發熱在老人身上有可能不是突出的癥狀,但如果持續發熱超過一周,或體溫正常后又再度發熱,伴隨上述呼吸困難、氧飽和度下降等情況,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診治。

問:咳嗽該如何分辨是“正常”的還是不正常

胡建武:有部分老人常年有支氣管炎、慢阻肺的疾病,本身冬季就有咳嗽,這次新冠感染后又出現咳嗽,臨床不易分辨。本來慢性氣道疾病也往往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易發。在目前疫情高發期,需要經過影像學等檢查來鑒別。一般來說,咳嗽頑固而劇烈,干咳多見,有痰而不易咳出,白黏痰為主,是這次新冠病毒感染導致咳嗽的特點。

問:如何區分老人是因為感染之后元氣大傷的乏力,還是沉默性缺氧

胡建武:感染新冠病毒會引起發熱消耗、食欲下降、肌肉酸痛等癥狀,恢復起來需要時間,部分老人出現臥床不起,這與“沉默性缺氧”癥狀類似。重點需關注的是患者的呼吸情況,可注意一下老人的呼吸頻率、節律有無變化。比如正常情況下呼吸頻率在14—20次/分,如果超過24次/分,應當考慮缺氧,當發生重癥時,呼吸頻率可超過30次/分,甚至出現點頭狀呼吸、三凹征。這時就要考慮發生缺氧了。有老年人的家庭可以在家中備一個指夾式脈氧監測儀,通過監測經皮血氧飽和度(SpO2)來識別重癥,正常人SpO2在95%—100%,當SpO2≤93%提示重癥。需注意長期缺氧的慢性肺疾病患者本身SpO2較低,可結合患者自身癥狀進行觀察或由專業醫生判斷。

問:老人精神不振該怎么處理什么樣的情況可以居家治療什么樣的情況需要送醫院治療?家庭需要配備制氧機

胡建武:老人出現精神萎靡,家人一定要加強觀察和監測。如果出現嗜睡、不進食或少食、精神萎靡甚至呼吸急促、夜間喘息、肢體浮腫、口唇發紺、尿液減少等情況,那就意味著病情在加重,一定要及時就醫。對于家有老人,又有心肺腎基礎病的,我們建議可在家庭準備指脈氧和制氧機,以備不時之需。

問:在飲食方面和日常照護方面,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胡建武:粥和湯水等柔軟的流質飲食在患病期間會更易消化,但同時要注意搭配其他營養元素的攝入,發熱期間保證一定的水果或果汁。可以一天吃兩個雞蛋,也可以是容易消化的燉蛋羹、瘦肉或魚片切碎燉熟,這些都是比較好的蛋白來源。如果實在吃不下東西,可以喝牛奶或其他營養制劑等來幫助攝入能量,如果有基礎疾病,最好能夠咨詢自己的醫生,應該如何增加營養的補充。照護方面,家人一定要留心老人的癥狀和精神狀態變化,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另外要注意多交流和關心,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注意提醒老人慢性病的規律用藥,避免出現慢性病的加重。

關鍵詞: 呼吸頻率 呼吸困難 精神萎靡 精神狀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