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高清_亚洲一二三区精品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九九亚洲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從廢石遍地到鳥語花香 礦冶之城書寫生態答卷

2023-06-09 14:08:38    來源:湖北日報

作為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近年來,大冶市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持轉型發展,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礦冶之城逐步轉變為生態之城。


(相關資料圖)

連日來,金山店鎮車橋村金橋生態園里,人流如織,到處洋溢著歡歌笑語。游客們徜徉在青山綠水之間,露營、燒烤、蕩秋千……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金山店鎮鐘靈毓秀,礦產資源豐富,素有“山山藏瑰寶,處處埋金洋”的美譽。然而,作為大冶市“四大工礦鎮”之一,落后的礦產經濟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車橋村一度不復青山綠水,廢棄礦場,沙石遍地,粉塵漫天,幾十米深的大坑讓人望而生畏。

轉機始于2012年。當年,國土資源部下發《關于開展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大冶市成為湖北省唯一的復墾試點地區,金山店鎮車橋村柯家山鐵礦成為第一批礦山廢棄地復墾再利用試點。

“2013年,在市里的支持下,我們對這片工礦廢棄地實施了露天礦坑回填、有害尾砂清除、表面覆蓋土壤、修復道路和溝渠等工程,通過一年的努力恢復了基本耕地的地形地貌。2014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相關企業來打造農業生態園,在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的同時賦能鄉村振興。”金山店鎮黨委委員、副鎮長侯濤介紹。

沉寂多年的工礦廢棄地向金橋生態園轉型。在恢復基本的地形地貌后,金橋生態園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種植果樹苗木,建蔬菜大棚。

剛開始,土壤達不到種植的標準,金橋生態園工作人員用外購的黃土進行土壤置換,每棵樹都要用掉近2立方米黃土。建造蔬菜大棚對土壤要求更加嚴格,他們用塘泥、木屑、稻草摻上牛糞改良土壤,一茬茬的草莓、小番茄長得個大味美,吸引大冶周邊乃至武漢、鄂州的游客前來采摘。

“目前已經投資1億元,前期土壤置換2200萬立方米,我們還與相關院校科研團隊進行產學研合作,解決土壤破壞、水土流失等問題,目前經過專家檢測達到了各類經濟作物的種植標準,每年產值可達2000多萬元。”湖北良品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璐琪介紹。

如今,金橋生態園里各類果樹苗木、蔬菜大棚共700余畝,形成了集農林產品種植、休閑觀光等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產業園區,帶動附近村民就業160多人,年人均增收1.2萬元以上,每年吸引游客數萬人。

車橋村的轉變并不是個例。“綠滿金湖”行動,6年栽植喬木2萬多株,150多畝尾礦庫重披綠裝,變成城市生態“氧吧”;還地橋鎮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將廢棄礦山修復與湖河港林田一起優化整合,可新增用地8300多畝,為黃石臨空經濟區騰出發展新空間……

截至2022年,大冶市工礦廢棄地復墾面積達1578.5339公頃,凈增農用地、耕地面積分別達到1578.5339公頃和998.492公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1%,經濟結構從“一礦為主、工業獨大”轉為“三產并進、協調發展”,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60.79億元,實現了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選自 湖北日報客戶端大冶頻道 作者 馮素華)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