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高清_亚洲一二三区精品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_九九亚洲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今天的技術就是明天的產業,要注重“0到1”的創新 世界速遞

2023-06-11 16:13:06    來源:極目新聞


(資料圖)

極目新聞記者胡長幸 常怡

6月10日,第十五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武漢光谷正式開幕。大會期間,生物經濟、生物制藥、合成生物學、生命時空組學、人類遺傳資源、腦科學等主題的十余場專題論壇連續舉辦,眾多高層次嘉賓參與。主辦方邀請施一公、高福、桂建芳、鄧子新、沈巖、舒紅兵、馬丁等兩院院士10余人,他們和業內其他專家一起,共商生物技術創新、人類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等發展大事,共同推動生物產業領域最新交流、研討與發展。

在生物經濟高層論壇上,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施一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高福等眾多學界大咖發表主旨演講,進行思想碰撞。

圖為生物經濟高層論壇現場(大會組委會供圖)

“就在昨天,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受了CRISPR基因編輯療法治療嚴重鐮狀細胞病和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這是CRISPR的里程碑時刻。今天,我們在光谷開會,意義重大。”施一公在主題為“對我國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思考”的演講透露,西湖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用AI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篩選未來生物產業發展趨勢,共找出30項熱點技術,CRISPR是其中之一。

未來產業可以說今天的技術就是明天或者下個月的產業。“比如說我們做最基礎的結構生物學,甚至是細胞生物學的發現,發現之后一紙之隔就會產生出下一個增長點。”他認為,我國在創新藥領域有了不少突破,仍然需要更多“0到1”領域的創新,可以由創新技術變創新藥的空間和領域非常廣。

施一公發表主題演講(大會組委會供圖)

施一公表示,新藥研發體現國家核心競爭力,要高度重視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為此,他提出了“加大原創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強打造系統化科研創新平臺、強化前沿基礎研究的跟蹤布局、打造國際化人才引育留用體系、推動智能化賦能未來生物醫藥、進一步完善科研項目管理制度”等6項建議。

市場和國家的需要,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引導方向。他援引相關數據指出,預計到2035年,國內或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的人口會超過4億,到了80歲以上的人群中會有相當多的人患上阿爾茲海默癥(老年癡呆癥),而這個病目前沒有有效療效藥,僅此一項就是巨大的創新藥新需求。

施一公說,還有突發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以及環境變化導致的預防性需求激增……都是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面臨的新需求。

關鍵詞:

相關閱讀